第五屆中美能效論壇在京舉辦
6月11日,由中國國家發改委、美國能源部主辦的第五屆中美能效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中美兩國政府機構、研究機構和企業共200多名代表參會。國家發改 委副主任解振華、美國能源部助理部長丹尼爾森出席會議并致辭。會上,中美有關研究機構和企業簽署了能效人才培養、加強中美低碳生態城市示范點項目合作、企 業能源和資源績效提升及能力建設、分布式用能等領域的合作備忘錄。并于當日下午舉行三個平行論壇,中美兩國代表就能效合作具體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討 論。
解振華在致辭中指出,中美能效論壇在中國第24個節能周期間舉辦,這對于深化兩國在能效領域的深度合作、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前各國 都面臨保持經濟持續增長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巨大壓力以及全球氣候變化、生態環境惡化的巨大挑戰。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要成為負責任的大國,已經 采取了一系列的節能減排的措施,并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世界銀行發布的2013年評估報告顯示,雖然從1990年到2010年中國累計節能量占了全球的 57%,成效明顯,但我國單位GDP的能耗水平比先進水平高兩倍多。因此,我國與能效水平發達的國家的合作需要更加深入和具體,要真正實現國務院提出的 “在發展中節能,在節能中發展,努力走出一條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新路子”。
另外,他還在講話中總結了下一階段我國在節能減排工作中 的六個方面的部署。一是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嚴格實施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制度,培育能源審計等第三方能源機構,支持節能環保產業示范基地的建設;二是大力 實施重點節能工程,加大資金的投入,完善扶持政策;三是強化重點領域的節能,深入開展萬家企業節能低碳的行動,推行企業能源管理體系;四是完善節能法律標 準體系,加快推進節能法制化,加強節能監察能力建設、節能執法力度;五是推行市場化節能機制,完善和落實支持節能的財稅政策;六是嚴格落實目標責任,完善 節能考核制度,嚴格控制地區能源消費過快增長。最后,解振華對深化中美兩國的合作提出了三點建議,即進一步增強互利合作、為兩國企業之間加強合作創造條 件、抓好簽約項目的落實。
丹尼爾森在致辭中介紹,奧巴馬總統宣布了一系列與能效有關的重大承諾及行動計劃,提出將能效作為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一項重大戰略措施,并頒布實施了工商 業建筑中的大型電機,以及食品儲存冷卻器和冷凍機兩項新的能效標準。他表示,美方將會繼續深化與中方的合作,真正實現互利共贏。
在接下來的發言中,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高云虎、住建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副司長韓愛興、美國駐華使館公使康達、美國能源部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辦公室主任 桑多利、世界銀行王曉東、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余紅輝分別就合同能源管理相關問題、建筑節能的相關路線、美國節能工作的發展和借鑒經驗等諸多問題 進行了講解和探討。
下午,舉辦了建筑能效、工業能效提升、合同能源管理三個議題的平行論壇,發言嘉賓就多方面的問題各抒己見、深入探討。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 (EMCA)副主任秘書長趙明、EPC資本集團首席執行官Thomas Dreessen共同主持合同能源管理分論壇,國家發改委資環司節能處處長陸新明在論壇上介紹了我國現階段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情況,并對其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進行了深度解讀。他提出,我國現在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情況是政策給力、企業努力、平臺得力,但是存在著找項目難、做項目難、分享效益難三方面的困難,并且節 能服務企業創新能力滯后,缺少先進技術,融資存在瓶頸,市場環境急需進一步完善。因此,要提高國際合作水平,加強多方交流,推廣技術的走出去和引進來策 略。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EMCA)副主任秘書長趙明在發言中提出,現在我國ESCO模式以節能效益分享型為主導,要逐步走向資源整合,打造 “超級ESCO”,提高服務水平、追求可持續發展。
在中美合同能源管理機遇分析議題中,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首席研究員Bo Shen對《中國合同能源管理經驗和機會報告》進行了深度和專業的解讀,對推動兩國合同能源管理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建議。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環境與節能 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于震、國網節能公司節能評估咨詢中心副主任徐杰彥也對建筑領域和合同能源管理的具體問題和發展進行了闡釋。
北京世紀 微熵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劍鋒、上海普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沈忠華、江森自控能源解決方案和服務總經理Ling SiewHooi、遠大能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曉東、國際金融公司營運官員Zhen Tian5位來自中美兩國的企業代表在中美合同能源成功項目研究議題中分別分享了企業的成功經驗和先進技術,為合同能源管理的合理有序發展提供了有力參考。中美能效論壇是落實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成果及中美能源和環境十年合作框架下能效行動計劃的具體舉措,論壇每年一次,由兩國輪流舉辦,是中美能效合作的重要平臺。 (來源:互聯網)